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陈占起研究员应邀访问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1年9月17日下午,应张蔚研究员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陈占起研究员应邀访问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应邀在生命科学学院411会议室进行了题为“一种社会性蜘蛛的母体-卵囊联合伪装”的报告,由张蔚研究员主持。

伪装包括所有涉及隐蔽的策略,代表了一种功能性行为,旨在躲避捕食或诱捕食物。关于伪装的研究不胜枚举,但是联合伪装——一种涉及两个不同生物体(如父母和后代)的伪装,却鲜为人知。陈占起课题组利用翼状喜妩蛛这一永久性社会蜘蛛进行的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陈占起研究院首先介绍了翼状喜妩蛛的特殊繁殖行为并提出了几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了母体-卵巢联合伪装是否成立、存在意义、研究方法等方面。围绕着一系列问题,陈占起课题组提出了合理的假说并设计严谨的行为学实验进行验证,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成果。之后,陈占起研究员又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对于兰花螳螂的研究空缺以及兰花螳螂的独特性。针对兰花螳螂的特殊形态与生活史,陈占起课题组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一层一层的谜底被揭开,陈老师向大家展现了科学的研究思路与严谨的科研逻辑,使人受益匪浅,大家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报告结束后陈占起研究员继续与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展开进一步讨论,对于翼状喜妩蛛的社会行为研究、兰花螳螂的生存与繁殖、节肢动物的滑翔结构等等一系列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就目前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了最前沿地系统说明,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陈占起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节肢动物行为与生态学组首席研究员。2003.9-2007.6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2007.9-2010.7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1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生物科学博士学位,后于2016.5-2019.2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组任博士后。在两年半的博士后研究经历中,他报告了跳蛛的泌乳行为。2019年3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担任博士生导师至今,研究领域涉及动物行为学、生态学、演化生物学,研究成果多次在Science、Animal Behaviour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