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 San Diego郝楠教授应邀学术访问

2025年4月18日下午,应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全国重点实验室李晴教授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郝楠教授莅临我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并在邓祐才报告厅作了题为“Engineering Longevity - Computationally-guided reprogramming of single-cell aging”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李晴教授主持。

郝楠教授首先提出了目前衰老领域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即衰老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我们是否能够调控衰老。而他课题组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研究。首先,芽殖酵母是一种常用的模式生物,郝楠实验室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对单个酵母细胞全生命过程的观察。通过观察,郝楠教授提出了芽殖酵母的两种衰老模式(Aging model)。Model 1衰老的酵母细胞核出现了膨胀与片段化的损伤,与Sir2基因控制的核糖体DNA沉默相关。而model 2中衰老酵母细胞线粒体则发生聚集,且功能衰退,与HAP控制的血红素含量下降有关。这从单细胞层面证明了细胞衰老是一种由细胞命运决定现象。

在知晓了衰老原因后,他进一步探索是否能够调控酵母衰老的进程。通过在细胞中两倍表达Sir2并引入高水平HAP,细胞能够转向第三种衰老模式,即model 3。这一模式下酵母的寿命远高于其他酵母突变类型,细胞周期也被极大的减缓。接下来,他课题组重新构建了酵母衰老相关基因的调控网络,使细胞能够以一定的节律在两种衰老模式之间来回振荡,极大地延长了酵母的寿命,减缓了其衰老进程。

郝楠教授围绕衰老,创新性提出两种模式衰老机制,其报告容富丰富,逻辑严密,实验严谨,让听众受益匪浅。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甚至在线听众也积极参与讨论,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同学们收获了衰老的前沿研究和有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