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奇慧研究员应邀做学术报告

4月29日下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奇慧研究员应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剑教授邀请,在金光生命科学楼101会议室进行了题为“囊膜病毒入侵机制与治疗药物研发”的在线报告,讲座由陆剑教授主持。

王奇慧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感染与抗体干预策略,荣获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第十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第十四届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支持。申请专利20余项,作为核心骨干研制的新冠肺炎治疗性抗体曾获得美国等16个国家紧急使用授权。作为中方专家组成员,参加WHO专家来华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科研合作预备性磋商,以及中国——WHO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联合研究。

王奇慧研究员在本次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冠状病毒与受体结合的机制,提出病毒囊膜与宿主膜结构的融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毒的致病机制和宿主范围。通过分析病毒S蛋白与宿主受体的结合情况,阐释了新冠病毒的宿主范围非常广泛的原因,并展示了来自蝙蝠和穿山甲中的新冠相关冠状病毒也同样有着广泛的宿主范围。这些结果揭示了病毒的入侵机制,为病毒的跨种传播与溯源研究提供重要线索。随后,介绍了以入侵机制等基础研究为指导,研发阻断病毒与受体结合的抗体药物,以及抑制膜融合发生的多肽抑制剂,从而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候选药物,为疫情的防控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王奇慧研究员最后还提醒大家,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加强针对新冠肺炎重症的预防有着重要作用,并鼓励同学们坚持基础研究,为国家科技进步发展作出贡献。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提问,王奇慧研究员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报告得到了一致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