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应邀做学术报告

2024年3月1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的张改平院士应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剑教授的邀请,在金光生命科学大楼邓祐才报告厅进行了一场题为“超级疫苗—理论假说与研究实践”的报告,本次报告由陆剑教授主持。

张改平教授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现担任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转基因安全委员会成员、动物疫病防控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专家、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召集人,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作为我国著名的生物技术与动物免疫学专家,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检测、新概念疫苗和免疫机理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72项,新兽药证书5项,研发新型快速检测与新型疫苗产品70余个,提出了免疫潜力、超级疫苗等新概念和新理论,引领了动物疫病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监控、新概念疫苗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报告开始,张院士围绕“为什么”、“什么是”、“怎么实现”三个问题,给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超级疫苗的发展历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最好的流感疫苗保护率仅为60%,并且世界卫生组织每年还指导疫苗企业更换流行毒株。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现行疫苗的保护效率不够高以及保护谱不够广。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经过深入思考和多年的研究,张院士团队提出了超级疫苗的理论假设,认为超级疫苗应该分为两类:超级高效和超级广谱。而解决超级高效问题要研制精确启动免疫的主抗原结构疫苗,解决超级广谱问题要研制精确启动免疫的“comment antigen”的结构疫苗或多聚主抗原疫苗。

随后,张院士给大家介绍了他们团队目前自主研发的哑铃、三叶草、俄罗斯方块和任意多面体等抗原制备技术。基于这些高效的结构抗原技术,已研制出多个超级高效疫苗和超级广谱疫苗。他们利用水稻胚乳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一种高效的重组抗原Osr2HN,免疫评价和攻毒试验表明,这种抗原设计显著增强了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反应,能激发更高效价的抗体,从而使鸡能完全抵抗新城疫病毒的致死性攻击。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源的Osr2HN疫苗在安全性、高效性、低剂量和价格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真正实现安全、微量、精准、高效的疫苗最高境界。接着,还介绍了转基因水稻猪瘟疫苗和通用型纳米流感疫苗,让大家对超级疫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两个小时的讲座让大家意犹未尽。张改平院士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张改平院士精彩的报告获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使大家在超级疫苗设计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