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鹏飞教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进行报告

2020年10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屠鹏飞应邀访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苏晓东教授接待了屠教授的来访,并且邀请他在金光生命科学大楼411会议室进行了题目为“肉苁蓉系统的研究与产业化推广”的报告。

该报告由苏晓东教授主持,贺新强教授,饶广远教授,秦咏梅教授,钱伟强研究员等PI参加了报告。肉苁蓉是一种常用补益中药,濒危沙漠寄生植物,寄主为梭梭、柽柳。荒漠肉苁蓉已被列入《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我国保护植物。目前肉苁蓉的研究和保护面临三大问题,资源濒危市场短缺、沙漠破坏生态恶化以及研究薄弱产品匮乏。针对这三大问题,屠教授实验室提出了三大对策,发展种植解决药园、治理沙漠改善生态以及系统研究深度开发。目前中国肉苁蓉分为三类荒漠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沙苁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区。

肉苁蓉中大部分为苷类,屠教授课题组分离鉴定了172个小分子化合物,发现了31个新结构和26个活性化合物。另外还分离了17个新多糖,发现6个免疫活性多糖。对肉苁蓉药效研究主要开展在神经保护、抗老年痴呆、抗疲劳、抗脑缺血、延长健康寿命等方面。通过构建RPLC-HILIC-tailored MRM系统,实现了不同极性成分的同步分析。将管花肉苁蓉作为肉苁蓉的基源植物收入2005年版《中国药典》。另外,屠教授课题组为了为人工种植技术研究提供指导意见,深入阐明了肉苁蓉的寄生生物学机制,发现肉苁蓉种子萌发需要低温层积,寄主毛状根信号物质诱导种子萌发,为大规模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报告结束后,屠鹏飞教授和现场的老师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深入的讨论,使大家对天然药物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