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虎课题组应邀撰写综述:空间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空间组学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能够同时解析生物分子在组织或细胞中的空间位置和丰度信息。空间组学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使研究人员能够在细胞甚至亚细胞水平上解析组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将空间信息与高通量组学方法相结合,如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空间组学技术提供了细胞活动的全面视图,揭示细胞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曾虎研究员受邀在Small Methods发表Advances in Spatial Omics Technologies的综述文章,整理了空间组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强调了它们在阐明组织结构和细胞功能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方面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空间组学技术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应用,包括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癌症生物学,阐明了神经系统发育、胚胎形成、肿瘤微环境等生物学过程。之后,作者们分享了该领域目前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例如技术可变性、空间分辨率限制和数据分析复杂性等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开发适用于多种组织样本类型的技术、提高空间分辨率、实现三维组织结构分析、结合邻近标记和光催化标记技术获取时空信息,以及整合功能组学与其他多模态分析方法等。最后,作者们展望了空间组学技术在临床应用和精准医疗中的广阔前景,强调其对于疾病诊断、治疗策略开发和药物研发的潜在推动作用。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td.2024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