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大学全国青少年科学营”开放日

2013726,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迎来了“2013年北京大学全国青少年科学营的同学们,2012年相比参加科学营的优秀高中生代表人数已增加至80人左右。此次开放活动由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志愿者全程陪同。

在生命科学学院的阳光大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仪器中心主任李兰芬老师做了一个简短的欢迎讲话,对科学营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概况和当日预定参观的内容。

随后,同学们分为两批开始了重点实验室的几个研究室的参观。首站来到了蛋白质组学平台-纪建国教授实验室。王青松老师针对现代生物质谱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简单介绍了质谱发展的历史及生物质谱的原理。对现代生物质谱在蛋白质分析领域里面的应用,包括蛋白质的鉴定、定量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分析进行了讲解。同时还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纯化的原理与应用,并对HPLC的仪器组成进行了介绍。

第二站参观了棉纤维发育与拟南芥功能基因平台-朱玉贤院士实验室。负责接待的刘朝晖老师着重介绍了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带同学参观并讲210实验室里的气液质谱联用仪、双向电泳仪、基因枪、实时定量PCR仪等仪器以及用途。

第三站是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生物学组的HTP结构生物学技术平台-苏晓东教授实验室。该技术平台包括Beckman Biomek FX自动工作站、ÄKTA 系列快速蛋白液相层析系统、实验室自行设计组装的蛋白晶体自动成像仪Bruker AXS CCD面探系统和配套的X射线衍射仪,以及新到位的微流控蛋白结晶筛选及图像采集系统Plug Maker。实验室为同学们专门安排了叶朝阳博士对Plug Maker进行了演示。大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Plug Maker的蛋白结晶筛选工作过程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往年的同学们相同,今年也有不少同学表示了对国产仪器设备发展现状的关心,显示出将来希望能为国家的应用技术发展的志向。

参观的最后一站为生物信息学平台-魏丽萍教授实验室。孔雷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生物信息的研究内容以及实验室计算机机房的服务器和存储设施。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了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并运用各种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生物学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总结生物学规律。而生物信息实验室的服务器和存储设施,就是根据生物学计算的特点——数据量大,计算和I/O同时密集——来设计的。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和存储架构,可以使得我们的计算设施能够支持海量的生物学计算。

整个参观活动结束后,科学营的同学们都表示希望能今后能多开展一些此类科技交流活动,以便更好地拓宽自己的科技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培养自己奋发向上,科技创新的精神。

 

 

 

 

                                                                                                 北京大学

                                                                                           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