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术委员会会议简报

日期:2022.01.28

2022年1月5日,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线上召开了学术委员会暨实验室全体会议。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蓬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志新院士、中科院微生物学研究所方荣祥院士、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林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晓亚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种康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院士、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薛勇彪所长及室内学术委员会委员赵进东院士、朱玉贤院士、瞿礼嘉教授、李晴教授、伊成器教授等15位学术委员和重点实验室的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实验室全体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赵进东院士主持并致欢迎辞。北京大学科研部李晓强副部长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健副院长分别代表学校和学院致辞,认可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将继续支持和关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瞿礼嘉教授汇报了2021年度的工作,从基本情况、研究成果与经费、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学术交流与开放、重组计划等五方面进行了总结。实验室现有32个课题组,62名研究人员,2021年实验室的研究水平有明显提高,论文质量显著提升,全实验室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达到12.47,涌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例如:在生化大分子研究方向,孔道春、魏文胜、伊成器等人的研究工作在Cell、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等杂志上发表;在植物相关研究方向,赵进东、邓兴旺、瞿礼嘉等人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等杂志上发表;在基因演化相关研究方向,陆剑、张蔚、罗述金等人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杂志上发表。实验室在2021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多个项目的资助,积级引进和培养青年人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鼓励学术交流与合作,切实有效的组织开展了大量公众开放活动和科普工作。目前,实验室响应国家科研发展的新形势,启动了重组工作并提交了重组计划,在学校和学院给予的关注和支持下,将长期扎根于基础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发展定位和研究方向,在机遇与挑战中再接再厉、创造新辉煌。

全体会议结束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由赵进东院士主持。除到会的委员外,学术秘书张蔚研究员列席了会议。学术委员们对实验室报告进行了评价,围绕实验室的发展定位展开了讨论,并给出了重要建议,希望实验室能进一步凝炼科学问题、明确定位、体现在高校做基础科研的优势和特色,主要内容如下:

(1)关于2021年度工作总结。实验室主任的报告做的很好,介绍的代表性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实验室在过去的一年成绩显著,发展情况相当好,实验室成员具有创造力和韧性。对实验室目前处于科学前沿的定位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认可。

(2)关于重组后的拟定名称。目前实验室面临重组,这也是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如何更好的拟定名称能反映现实情况,把研究内容完全包括进来比较困难,重点还是将来的研究方向。应该突出实验室的优势和成绩,要有代表性,站位高一些,以国家战略方向为导向,进一步归纳总结。

(3)关于研究方向。实验室面向重组的问题,还包括将来的研究方向。目前实验室的重组计划分了三个科学问题,具有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从内部研究方向凝练科学问题,用大的科学方向把实验室凝聚到一起。

(4)关于实验室定位。需要思考和明确实验室目前的定位和使命,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基于原有的基础,定位于引领中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解决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在重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特色。

(5)关于体现高校优势和特色。实验室应进一步展现依托高校开展基础研究的特色。高校有培养人才的义务,因此有各个分支领域,实验室应在重组中加强多学科交叉的力量,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进而体现在高校做基础科研的优势。